组织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组织动态

氢能产业研究院2022首场氢能主题沙龙在太仓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2-01-17 18:23:44

2022年1月15日,由氢能产业研究院举办的2022新年首场氢能主题沙龙活动在太仓成功召开,会议邀请了上海申能、上海电气、宁夏电投、航天氢能、协鑫集团、隆基氢能、美锦能源、天能集团、捷氢科技、国富氢能、先导智能、上海舜华、北京汉氢、上海神力、考克利尔竞立、风氢扬等来自央国企、民企及外企的近50位氢能产业链主要企业负责人出席,会议由氢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周元主持。大家共同总结了2021年氢能产业取得的成绩与突破,并就如何加速发展氢能产业以及针对氢能产业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等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2021年,氢能产业在全球加速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进入,为产业发展开辟道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无疑助力了氢能发展,推动了大型央国企的接连入局、新能源企业的加入、地方政府的抢滩登陆以及科研机构的引领。


国家五部委相继批复第一、第二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示范城市群,全国“3+2”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格局已经形成。在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政策的推动下,相关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示范城市群实施方案,明确了包括整车购置、关键零部件、加氢站建设补贴等积分奖励细则。


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正在步入快车道,尤其是商用车领域,正在迎来大发展趋势。在技术层面,目前国内已初步掌握了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与核心部件、整车集成技术,在质子交换膜、扩散层、催化剂、膜电极、双极板等环节逐步已拥有自主化技术,未来技术攻关将不断加速。截至2021年12月,国内已拥有燃料电池汽车8947辆。

 
2021年是绿氢商业化应用元年,作为解决风、光电消纳的重要选项,以及未来替代“灰氢”的主要路径,可再生能源制氢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国内多地布局“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可再生能源制氢与上游风电、光伏发电的协同发展进入探索和示范阶段。目前国内绿氢项目还是以碱性电解制氢为主,随着近几年研发投入的加强,已经设备实现了国产化和大型化,设备投资降到了2000元/千瓦以下,一些电解槽运行寿命超过了20年。性能也有了显著提升,在保持低成本优势的前提下,关键性能指标已经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接近。目前世界单槽产能最大碱性制氢水电解槽已经下线,可制氢1300标准立方米/小时。

 
冶金用氢需求不断提升,以氢气代替煤炭作为还原剂的氢冶金技术,是冶金工业实现脱碳的最佳路径。目前,我国冶金行业正在加快推动氢能应用,已有宝武等8家钢铁公司率先布局氢冶金。在碳中和背景下,低碳减排要求将逐渐成为钢铁、冶金行业的发展目标,推动氢冶金替代高碳排放的传统工艺。


央企带头加码氢能源,和民企制造企业紧密合作,产业链发展有望提速。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驱动下,国企参与氢能源产业的比例逐步提升,在氢能政策渐趋明朗以及国资的积极布局下,氢能行业格局或迎来新变化,产业化节奏有望提速。央企多元化下覆盖产业链条长、技术积累丰富,有助于氢能在新领域、新场景的应用推广,给行业带来技术迭代动力;央企在传统主业上现金流积累充沛、融资成本低,预计可为行业发展提供资金动力;央企在政策以及资源整合上也有优势,有望为行业优化重组带来整合动力。

 

 

与会嘉宾经过热烈的讨论后,表示对氢能行业未来的发展、核心材料国产化、降低成本充满信心。2022年,预计在各地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氢能将加快在全国落地,成为地方产业发展布局亮点。随着产业政策体系的初步完善,氢能将继续被资本市场看好,投资热度继续高涨,国内氢能产业总投资金额将突破3000亿元,加速形成万亿赛道。我国交通领域氢燃料电池应用将明显提速,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过1万辆,加氢站投运数量或将达到300座。同时,应用场景也将由以车为主转向汽车、船舶等多领域同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将加速落地,国内制氢可再生能源规模将达到约2GW,绿氢产量可达5万吨/年。

 


同时,与会嘉宾也表示,在迎来氢能发展热潮的背后,氢能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第一、行业标准体系不健全。氢能领域很多标准已显滞后,很多标准还未制定,特别是关于产品安全可靠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还有所欠缺。应积极开展务实国际合作,同步建立起产品检测和认证机制。推动支持开展联盟标准、行业标准研究,加快构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联盟标准相结合的标准化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积极参与全球燃料电池技术和产业创新合作,尤其是国际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研制。
 

第二、加氢站建设审批缺乏标准体系。商业用地以及要求化工园区的土地要求,制约着加氢站的建设,而且目前审批流程繁复且不一致,虽然各地政府鼓励和支持加氢站的建设,但“准生证”却很难拿到。在加氢站的建设过程中,规划、立项、审批、运营监管相关方面的制度也不够健全。建设成本高在中国建设一座加氢能力大于200kg的加氢站需要1000多万元。尽管国家曾发布“符合国家技术标准且日加氢能力不少于200公斤的新建燃料电池车加氢站,每站奖励400万元”的政策,但高昂的建设成本依然是加氢站规模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第三、应赋予氢气能源属性。新能源行业的飞速发展为氢能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目前,氢能行业又面临着高昂的储运成本和安全性等问题限制了发展。目前在中国,氢气仍按照危化品进行管理,氢气应被赋予其能源属性,才能使氢气在管理方面获得更大的突破空间。
 

第四、部分地方过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导致低水平重复投资。而且要求企业到各地进行产业配套,加重企业的负担。在氢能开发方面,基本处于技术研发和项目示范阶段,氢能开发利用技术总体上还不具备大规模商业推广的条件。产业发展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产化率低、成本高等短板明显的情况下,各地这种一哄而上大规模布局的做法,将导致氢能产业低水平重复和资源浪费,影响我国氢能产业健康发展。
 

第五、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选择场景集中在交通领域将可能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各地规划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集中在乘用车,对于燃料电池技术路线更具优势的中重型卡车的示范运营却很少真正开展。根据行业的看法,氢燃料电池汽车要到2025—2030年才具备产业化条件。而且,即使届时真正具备了产业化条件,在不断进步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技术成本不断降低的情况下,氢燃料电池车在中短途也并无竞争优势,那么,当前把规模集中于这一领域的氢能投资可能会“打水漂”。二是一些脱碳真正困难、需要“氢能”的领域,如化工、冶炼、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等领域反而进展缓慢,无法真正发挥氢能的价值和潜力。